12.25.2009

滄浪系列之五


140*240cm 紙本 2009

至今看來,前五張是滄浪系列的第一個階段。
進行到這張時,基礎的表現方式都已確立,
主要的問題也都浮現了出來。
因受一些佛學的影響,
這系列的原意本就想帶有鏡花水月似的虛無。
恰恰這一點成了最為人所評議的。
第六至九的滄浪,一直在嘗試加入新的形式或附號,
但這一點至今無法解决。

12.18.2009

步仙橋


四尺 紙本 2009

年初的黃山系列。
畫完兩張六尺之後,陸續的畫了幾張四尺小幅。
雖然名為黃山,但皆心境。
近四百年來這山不停的被大師們詮釋,
嚴然已成為山水畫里的重要命題。
石濤、漸江、大千、椒原…
每一位都比這山還高,難以踰越。

12.11.2009

滄浪系列之九 變奏


六尺 紙本 2009

生命許多事情都很微妙,
每天的點點滴滴或許都無關重要,
只要做到真切的感受,
難料那一天會突然匯聚成巨大的影響。

滄浪系列就是這樣形成的,
除了在序章里說過的觸發點,
還有更多因素是在不知覺間積纍的。

初上大學,我第一次接觸素描課,
留法回來的翁美蛾老師總是穿的花技招展。
種種原因吧,老師總喜歡在堂上宣揚她的後立體派,
下學期開始,素描課基本變了圖面切割的訓練。
那時大多同學都很不以為然,
個人的藝術方向不能強導。
真正接觸構成的觀念,是在楊瑞琳老師的課上,
為了考試過關,總是要認真背記的。
回到香港開始執教中學美術,
那些背完的東西成了我教材,
大量的畢卡索、布拉克圖檔被置入教學資料。
同時,蒙德里安的理性更接近我的感情,
很難想像他的作品與我山水畫竟有共嗚,
想不到他的《樹》系列讓我直接連想到賓虹老人的藝術主張。
就是這些點點滴滴,突然建架起我滄浪系列的鷹架。
如果蒙德里安的《樹》系列是一種理性的前進,
那我的滄浪系列將作感情的後退。

12.04.2009

黃山


四尺 紙本 2009

去年,聽小白說孫老師去完黃山後,
出來幾張驚目的大作,
寄來畫冊里可惜沒有收錄。

今年十月,孫老師於杭城作展。
終於有幸親睹其中一張。
此畫用了弘仁僧的架構,
賦以重彩,精彩處是將其平面化的處理,
老師以耄耋之年,尚敢創立,何以不折佩之。

11.29.2009

滄浪系列之六 關山浮雪


六尺 紙本 2009

關山浮雪,系列第六張,
技巧上有了改進,思想架構也越來越清晰。

怎麼去解釋滄浪,
滄浪是華麗的,
滄浪是虛幻的,
滄浪是繁複的,
滄浪是寧靜的,
滄浪是深沉的,
滄浪是浮動的。

此作連同另外幾張,月底會隨我去山東作五城巡展。

11.19.2009

湖山信是東南美



四尺 水墨紙本 2009

這張是七月時完成的作品,
接著幾個月里,我就全身心的投入了滄浪系列的創作。
十二月,工作室要去山東巡展,
因為要趕製幾張傳統作品,被迫停止了滄浪第十張。
也正因為又回歸傳統形式,想起這張頗滿意的山水。
畫提錄東坡樂府,神往其有美堂境

11.15.2009

滄浪系列之一


四尺 紙本 2009

這是剛開結時的滄浪系列,充滿實驗性的賞試,
內容和形式都不完整,但這系列的創作理念和要求則已清晰。

至今滄浪系列已進行到第九張,在九月的大慶、哈爾濱展覽時公布了二張。
接著十二月份在山東五市的巡展會再展出兩張。
這幾場展覽對作品要求都六尺全開,
我提送的作品則都以滄浪和黃山系列作配搭。

11.03.2009

赤壁


四尺 水墨紙本 2004

很久以前的一張赤壁,現在看來不免稚嫩。
那時剛回香港,在一唐樓的小倉庫里搭了塊板當畫室。
坐的位子沒有轉身的空間,畫倦了就躺在桌子下橫凳而睡。
東哥時有來看望,還在那里與我切了一個生日蛋糕。

10.04.2009

黃花


一年容易又中秋,
再是蟹肥花黃時節。
夢見沽酒待蟹香的祖父,
依然還是老饕的樣子。

好久沒畫過菊花了,
翻出一張07年的舊作遙祭之。

9.15.2009

山明



四尺紙本 2007
香港還在打風,北京卻己秋重。
翻了一下舊圖,發現畫里很少是明顯秋色的作品。
只有這張,算比較多紅葉吧。
這種明顯的江式風格將會越來越少出現了,
而這張作品也早已不知去向。

9.09.2009

五岳


六尺整紙 2008

我明顯不是具橫才的那種人,
很多都西都要經過長時間的沉淀才能有所表現。
就好像我的黃山系列。

07年去黃山,這山太美,步身其中,俯仰皆畫,
諷刺的是歸來後竟對素難圖。
如何才能粹取出黃山的神貌,構圖在心里反反复复,
結果一年多後,才張羅出張黃山。
其後基於這張的體系延伸,陸續又畫了近十張以黃山為題材的作品。
這批作品的出現對我來說其實彼為重要,
使我終於跟之前慣以運用的江式風格拉開了距離。
多少也幫助了後來在太行山的寫生。

8.20.2009

太魯閣



180*190 cm 紙本 2009

上款:辛巳三暑,與志清、宏偉等數友遊花蓮太魯閣。余等沿秀姑巒溪面入,一路穿嚴越流,經燕子口,絕岸並峙,危壁懸泉。入愈深煙靄愈重,山影排空,翠嵐侵壑。至天祥山色迷濛,隱天蔽日,寒意四起方依依作歸。
下款:太魯閣舊遊已隔八載,今偶有夢迴。同行畫友亦各赴前程,久未相逄焉,己丑孟春惟以圖念之。

風災過後,舊地瘡痍,山河自在,民痛長矣。
些圖已送是屆全國美展。

8.15.2009

滄浪序章


96*60 cm 紙本 2009
村上隆說:「應該讓業界幫助自己施壓。」
的確,毫無壓力的環境只會令創作變的一潭死水。
雖然都說創作需要自由,我想能駕馭無限自由而創意層出的只有天才。
事實上,就算在創作的行業里天才也為數極少,起碼我不是。

因為朋友特殊要求,我想畫面有明亮的較果,
所以,有了這一張的嘗試。亦開啟了之後一系列的創作。

8.12.2009

湖山


49*130 cm 紙本 2008
題東坡先生句:湖山信是東南美,一望彌千里.。使君能得幾回來?便使樽前醉倒,且徘徊。

08年離門香港前的作品,是在彌敦道那個小畫室里的最後一張。
回想小樓昨夜,今朝夢里尚徘徊。

8.05.2009

滄浪前奏



六尺對開合對 水墨紙本 2009
在小遊的強烈建議下,
08年開始將一些早年的構思付之實行。
……………………………………………

石濤上人說了一句:「筆墨當隨時代。」
何為時代,如何追隨?
結果演變成當代畫家的大問題,
人人都在說,人人都在問。

我一向認為,作品的時代精神即個人精神。
人的成長脫離不了時空,環境塑造了人,當然人也就其天性在選擇吸收的影響。
故此,個人精神的透徹體現,必能彰現出時代背景及其精神。

所以,我即時代,無疑當下。

7.22.2009

太行山寫生(十)


40*46 紙本 2009

扶著崖壁,依著一條幾不成道的亂石小徑往下走,
來到錫崖溝底。
日光微微的偏西,溝底己是一片陰涼。
在那里畫了半個下午,也不見有其他人經過,
安静的可以聽到自己的耳鳴。
山風掠起,寒意更濃。

突然,一隻草蟲落在畫面上,
牠緩慢的從山的一頭踱到另一頭。
然后,伸了伸翅膀,
飛入不遠處的一叢千葉蓍裏。

7.17.2009

太行山寫生(九)


40*46 紙本 2009

往王莽嶺的半途中,有一錫崖溝,
也就是門外滄浪面對自然一文里的那個石壁拍攝處。
太行山就是這樣一層層的,
站在崖頂上,四周都是大山,
往下看,萬丈深溝,
但當走入深溝里,卻會發現還有更深的溝。
千萬年來,水就這樣一層層的往下流,
沖涮出這座永遠畫不完,更無法完整體現的大山。

7.11.2009

太行山寫生(八)


40*46 紙本 2009

這條在太行山上的雙行公路,
水泥路面,修的非常平整。
橋的右轉,就是十字嶺,
一條小溪從嶺里流出,通過橋下,落向千尋的懸壁
在半空中就散成了滿谷的水霧,揚起一條隱隱約約的彩虹。

沿著公路向前,在遠處山崖上的建築物,是一間正在興建中的酒店,
從那位置起就是山西省的地界了。
再乘車約四十分鐘會到王莾嶺。
我在嶺上也畫了幾張,可惜都未能整理出合意的作品。

6.18.2009

太行山寫生(七)


40*46 紙本 2009

離開郭亮,下一站是十字嶺。
這里的海拔比郭亮高很多,
初到時嶺上大霧,冷的不能外出,
聽說前不久還下了過一場桃花雪,現在算是剛開春。

這張就是躲在住所里,畫窗外的山村。
因為旅遊景區的開發,這種窮鄉僻壤處,
已很難找到原始的民居建築。
新蓋的幾乎都一式一樣的水泥房,
與山嶺間總是顯的那麼不答調。

6.13.2009

太行山寫生(六)


40*46 紙本 2009

在郭亮住了一週,畫了不少,
結果能整理出來的就這幾張。
初初寫生的興奮已盪然無存,
心情愈來愈憋悶。

6.09.2009

太行山寫生(五)


40*46 紙本 2009

到郭亮第一天,畫了兩張,皆不理想。
自然太繁雜了,還是把握不住寫生的重點,

第二日,一整天都在下雨。
第三天,日光照曬下,山谷間煙雲四起。
轉換一些方式去處理面對的自然,
作品的表現終於稍稍向生活貼近了一點,
這次寫生也漸入佳境。

6.03.2009

太行山寫生(四)


47*29cm 紙本 2009

第三天,至郭亮。
人說此名為一義軍首領,據此為寨,故傳名至今。
現此地已成一山鎮,有公路穿巖盤壁而通之,
芳菲月里,滿山谷皆背夾鋪紙的寫生者

5.30.2009

太行山寫生(三)


47*29cm 紙本 2009

下至丹分溝底,天光如帶,山影排空。
時值春月,山澗向陽處枝木漸綠,
山嵐過處,伴光而舞,煞是好看。

5.24.2009

太行山寫生(二)


39*45cm 紙本 2009

在丹分住了兩天,
春月尚旱,溝里雖有百丈懸泉,然水勢極弱,
底處皆巨石壘壘,坐於溪道上,對壁而圖之。

5.21.2009

太行山寫生(一)


47*29cm 紙本 2009

四月太行山寫生,第一站去的是丹分。
傳說此地是太上老君分丹之處,
又有說是秦代劃單分界處。
這張是在丹分溝里畫的,其溝深千丈,
一徑扶壁而下,立崖懸梯,步步寒慄。

5.11.2009

壬午


紙本 四尺 2002

壬午年回香港過暑假,
七月不慎跌斷了腳骨,打了一個月石膏.
八月腳還未完全康復,小白預期來港,
相約要趁三峽合壩前去看看巫峰神女.
兩天後我們踏上了去重慶的火車.

這張畫是在臨行前畫的.
那幾年因一本(名家翰墨.黃秋園),
受先生的影響極大.

5.09.2009

夏景


四尺對開 紙本 2002

光陰匆匆,09年一晃間已過立夏.
今天午後,雲沉欲雨.
想起大學畢業前的這張作品,與前篇登的冬景是一對.
原打算是畫四景山水的.結果畫完秋景就停了.
自此後也沒再畫過雨景.

近月里在想重畫一組四景.

5.03.2009

無心


四尺 紙本 2005
題辛稼軒詞:無心雲自來還處,元共青山相爾汝...
有段時間很喜歡這首詞,覺得容易入畫.
以此為題的畫了幾張作品.

4.27.2009

八月


紙本 2008
款識: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
錄唐人孟浩然句 山陰鏡田

4.22.2009

石壁


六尺整紙 2007
在香港小畫桌上畫的,盡露小筆撐大圖之態.

4.13.2009

偶一為之


金箋 2008
第一次畫,放上來換換色,
也好沾染一片春意

4.10.2009

北國



63*95 紙本 2008
提款:北國風光 無風無雨過重陽
不去西山看紅葉 來對叢黃
人倚疏籬 華傍宮墻 邑英紅幛
門樓仰天望 錄藏克家菊花詞前闕
鏡田於京郊滄浪居

我極少畫花卉,幾近生疏.

4.05.2009

輕舟


紙本 2008
款:輕舟去何疾,已到雲林境.
  坐起魚鳥間,動搖山水影.
  錄唐人詩意,山陰鏡田.

4.01.2009

吳山橫處


六尺對開.龍門. 紙本. 2008

06年題款多借用稼軒長短句,
此後更喜東坡先生的清雄,其詩詞文皆多入畫.

3.27.2009

臨摹 沈周


30*60 紙本 2007
款:
丁亥歲晚 北上京華睹水墨之風潮
歸後竟對素而無從提筆 唯可借摹石田翁冊
圖以解心困 山陰鏡田

3.18.2009

群山錯置


四尺對開 紙本 2005

款識:
群山錯置,層色亂分.
溪流乍現,行者無蹤.
年前於二金湖居寫此,乙酉孟冬識.
山陰鏡田.

這張畫在構圖上做了一些突破,
左右畫面的視覺,是放在二個不同的水平線上.
所以幾乎可視作二張畫來看待.
提款內容則是出自東哥手筆.

3.14.2009

大林窮遠



四尺 紙本 2008

還是一張典型江式山水,
只著重幾個面和線的處理,但依舊在傳統山水的模式內,
一再重覆的表現形式,滿口的雞肋味.

08年去懷柔寫生時,帶給盧老師看過.

3.03.2009

千巖


四尺 紙本 2008

「繪畫,最重要的是以自己的形式,說自己的話。
要做到牽一髲而動全局的嚴密結構。」李德

畢業之今,我一直在尋找李德老師所謂的「繪畫」。
固有形式的筆墨框架實在太高了,
而框架外的世界又那麼令人無所適從。
缺乏追求的勇氣,我一直在框架邊上徘徊。
08年,在小遊的吹鼓下,第一次用屬於自己我語言說話。
力求表達意念與內容之間的統一,卻越感乏力。
創作的意圖變的曖昧不清,畫面的呈現過於空洞。
如何解決,我不知道。
也許只能期待下一張的嘗試。

2.21.2009

絕壑卧雲


四尺 紙本 2008
題識:
絕壑卧雲留宿雨,高林浮翠出晴嵐.
重巒疊嶂煙淒迷,剝苔掃碧尋古題.
元王冕詩..

這張是08年離開香港前畫的,
雖然努力尋求構圖上的突破,但在傳統的表示模式下,
還是一張了無新氣的作品.
早已說厭倦了這樣子的山山水水,
似有只為古題立新圖的感覺.
我決定要另起新爐,依照(只作跪求)一文里提到的方向去做.
當然,舊爐還是要燒的,可不能斷了火啊.

2.17.2009

冷泉圖


冷泉圖 100*30 紙本 2008
題款:余年幼時居淅東 數遊杭城
訪靈隱寺 經冷泉卻從未知其名
十餘年 後讀白居易文方曉泉亭昔日之盛景
太傅翁更譽其為最余杭而甲靈隱也
今圖以念之
現之亭泉處復有猿啼否

2.13.2009

煙霞


戊子歲末,因親戚要求,
畫了這張山水,大體都是出自江先生的結構.

2.08.2009

選擇(二)


早已忘了什麼原因,反正很年幼時就開始在畫山水。
大學時看柏權畫人像,折佩不已。
還記得柏權曾說:「人是你最常接觸,最為熟悉而且有感受的,
所以必是你最為關注的繪畫對象。」

00年拜從孫家勤老師,於麗水精舍學畫四載間。
大風堂的遺韻所及,也認認真真的构描過太老師的敦煌大稿。
再加上歐豪年老師的人物畫課,
所以,在台北的那幾年我偶爾也畫一二張人物,
當然大都是臨習而已。
上圖「無法可說」一幀也是那時的作品,
完全出自陳老蓮的圖像。
這張之後,人物從此就步入我的祟山荒林間,成為了點綴。
畢業至今,我繼續立山橫雲,也漸漸明白,
對於「人」我一直是陌生的。
每次旅行,我都會挑選山川而避開都市,
看嶺上白雲,林間石徑,
對於自然種種,遠比都市間的人生百態給我更多感受。
所以,我選擇水墨,選擇山水。

2.02.2009

扇面


很少畫扇面,偶一為之,
只求簡約的兩三個大體,張羅出一個畫境.

1.29.2009

北京第一張


08年,初到北京.
客寄友人家,畫了這張小品,
寄去台北,參加孫老師門下師生聯展.

自愛湖邊沙路免泥行


六尺對開 紙本 2007

在香港畫畫的空間很小,除了斗方類的小畫,最好就是畫橫幅.

我在那里


暑假之後因為工作,本性疏懶的我更是丹青日荒。
偶爾提筆,發現硯碟積塵、池洗盡乾,
面對此情此景,安能不深愧於藝事。

開學不久,十月匆匆而至,
難得弄墨,能保持水平,成就一張作品竟已意滿,
更莫提如何突破,如何革新了。
關於那些目標與方向,已成故事,
我的畫面似乎在四年前的階段上停留了很久。
對於江先生的了解漸多,江氏的框架也愈來愈大,
拜服於江氏的筆墨路子,藝術取向也被同化,
一張作品出來,點滴間雖然還有屬於我的部分,
但那些東西顯的多麼微不足道啊。
雖然,我對於作品的不滿足,對於自我的藝術取向,一直耿耿於懷,
固然我也曾深刻思考過,並借以文字提示過自己。
然而,稀疏的案前時間,一張像樣的作品已來之不易,
出來的還是那個樣子,其他的根本無力要求。

日前,因備課緣故,重閱一些塞尚的資料,
看到一段曾被自己標了線的文字:
「在他的實際創作中完全無視於他在文字中所作過的闡釋。
他的繪畫根本是老掉牙的垃圾,源自於他對藝術的夢想,
然而他對藝術的夢想並非以他對自然的感情為基礎,
而係根據他在美術館中所觀摩,
甚至是依靠因對仰慕的大師有著過多的認識而造成的哲學式頭腦。」
這是塞尚寫給兒子保羅的家書里一段有關對一位畫家的批評,
提出過於依賴大師所面臨的危險。
這話又何嘗不是針對我在說呢!
看看自己的畫,我在那里。
September 15, 2007

只作跪求


丁亥.乙巳,暑氣日隆。
病痛纏身,食無味,行立無神。
久之,力乏而心疲,不能事。

近兩個月來,學業完了,工作也將告一段落,
之於繪事,更是傾廢。
自從黃山歸來,開了兩張新作,郤都未能完成。
停滯日久,漸爾,靜極思變。

打從正式臨習沈周計起,學畫近十七年,
對於傳統國畫的形式,了解愈多也愈感其規範之厚重。
傳統是需要演進與突破的,如此方能彰顯藝術的生命,
但一直想信不可強易,只可待其自然而然的內化。
所以,我一向不求急變,安安份份的畫著。
但這樣並不代表我對現代思潮是視而不見的,
從現代到後現代,看著那些顛山覆海的當代藝術,
不免驚疑,不免徬徨。

雖然,堅信我即當下,無疑時代。
但在現行的發展模式外,在我心中有另一個意圖已漸成形,
這是一個建基於傳統國畫媒材上的創作,
作品是去具像的,美感范疇會加以壓縮,
最好能體現出運作的過程,但形成是理性的,而且含蓄。
同時在作品中,文人畫的氣質必須被保留,
所以筆墨系統更會強化,書法式的線條將是發揮的重點。
初始的畫面是素淡的,而最終還將以是國畫的身份呈現。
就是這樣一個圖像,屬於我對現代藝術觀念的回應。
萌動於大學時期,嘗試過將它畫出來,但一直未能形成作品。

月初,有機會與小白說起此事,告訴他現階段的狀況。
他似乎有些驚訝,勸我要順其自然,還笑我心中的蠢蠢欲動。
然後,他好像比我更清楚我所想的,
小白說:「你只想找一個新面貌,因為,思想的部份你沒打算改變,
也就是為一個古人換一件時髦的衣服。」
的確如此,但需強調所謂的「古人」是指一個具傳統學養的今人。

話說長了,突然記起這整個意念來源的重點,
告訴小白,我是深受李德老師的啟發。
老師在創作的困窘中,曾無數次的乞援於素描,
而我,則是跪求於書法。
明白了我的無助,換來了小白從李老師畫冊上摘錄下來的一段文字:
「這應是熬苦 也是喜悅
迴盪在感性和理性的天橋
如何在客觀的歸結中
兀不放棄 自我的省美感性
又如何在客觀的歸結中
又如何在毫無盛餘的毀滅裡
擴張生命豐美的內涵
這果然是無盡的迷宮
僅存的只是依槍堅持
一幢頂風疾走的靈魂
一雙虔誠的合膜
在世俗的環囂下我們向這最後的純淨致敬」
很美的文筆,出自江衍疇<在詩化的墓園中散步>

謝謝!志清
May 9, 2007

畫感之一


四月,送了兩張畫去安徽作交流展。
這是其中一張──<赤壁夜遊>,前年的作品。
05年共畫了三張相近構圖的赤壁,都是四尺對開的橫幅。
第一張是陪伯南去深圳會畫友時,臨場畫下贈了。
第二張是應一位舊友邀畫。畫完第二張後,意猶未盡,所以才有了這第三張。

出於對蘇大學士詞文的特別偏愛,數年來大半的畫題都是依借了東坡居士的文字。
而無可否認中國文學(特指詩詞、古文)與傳統繪畫之間的默契的確是最融合的,
兩者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在思想哲學上、在時代演變上、在作者與目的上、在情懷與表現上,根本是出自於同一個母體。
的確,我認同與文學過多的結合(包括泛指在繪畫上的文學性),是削減了繪畫的「純粹性」。
同時也切身的感受到,這種結合對繪畫題材和表現模式上都形成了框架和局限,
固有的繪畫語言表現的太好,當代幾乎所有的國畫家都在找尋可以另闢的蹊徑,
真正成功的屈指可數,多少說明這種結合壓抑了以繪畫為主體的表現空間。
那麼,有需要毅然的斷離嗎?我不知道,起碼至今的完全斷離者所展現的都未令我滿意,
而我本身也未有足夠的能力作出此類嘗試。

但是作為一個畫者,首先我否認我的畫已是淪為文學的插圖。
反而往往是先有了圖象的構思,再找尋適合的文句,繼而再添加畫面內容以配合文意。
而我最終所著重的還是畫面的整體張力與效果,落款文句的長短大小是在這兩點上作取捨的。
雖然我認為,多元素的藝術結合有助於作品欣賞度這一點是應該保留的,
傳統氣質的流露也並無不可。
但對於自己作品的創作與彰顯卻已積聚太多的不滿,
我也在進退與取拾間開始徘徊。
April 22, 2007

始得西山宴遊記


03年回香港,在一個小倉庫的角落搭了塊大板,當畫桌用。
畫桌旁有一個打不開的窗戶,因為對著高樓,
大部份時間都是昏暗暗的,要常開燈。
只有黃昏時分,從人家的窗戶折射進來一片金光落在桌上,
乍看起來,倒是頗成氣氛。

足有半年,我每天都耗在那兒,
完成從台北帶回來的三連屏,
而後因要求假製了一張黃秋園,倒是賣了個好價錢。
接著有好長段日子,大概是因為缺乏方向吧,
沒再畫出作品來。

閒著無聊,不知從那裡翻出中學課本來看,
翻多了,就生出這張<始得西山宴遊記>,畫成後還開心了好陣子。
06畫展掛了出來,重看時已顯得稚嫩處處。
不過,在我繪畫的過程中,這張畫還是值得記的。
03年,我用這張畫正式與大覺子暫別了,
走出了密巖深壑的廬山,步向縈青繚白的西山。

:黃秋園得廬山之真意,深密是其畫風所在.江椒原胸懷長林大澤,青白分際是其特色。

February 21, 2007

代名詞


我的作品愈來愈少,一年過去幾乎沒有成品的東西。
對於作品的要求一直在改變,但卻從未抓住過那些念頭,使之穩定下來。
所以那些要求也總是模糊而理不出一個可實現的樣子,
飄搖在未曾落墨的畫紙上、昏黃的燈光裡。
每次動筆,未到中段就會感生強烈的不滿,
再畫下去的早已遠離初始的意象,只剩徒具的形式,變成無奈下的表象妥協。
長期的不滿累積,使之對固定目標造成不能企及的惶恐,漸生逃避的心。

上圖是畫本上的試筆,這就是作品背後的本相。
多麼不成熟啊!何以才能撐出個大局面來呢?
能完成嗎?還是我已太執迷於「作品」,而離道漸遠。
老師說過:「完成,不過是追求的代名詞而已」。
February 18, 2007